河南出土的这件文物创造多个世界之最被誉为“
司母戊大方鼎出土后,很快就有人走漏消息,于是日本人三番五次地进行搜查。村民害怕了,找来了北平的一个大古董商肖寅卿打算卖掉。肖寅卿来了后,出价 20 万大洋,却要求将大鼎分割成几大块装箱。 抗战胜利后,司母戊鼎被运到了南京,南京解放时时,政府想把大鼎运走,被解放军发现后未果。1959 年国家博物馆建成后,大鼎从南京调往北京,以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国家博物馆了。 据资料记载,村民们还真用钢锯、大铁锤,趁着夜深人静分割大鼎。但是越砸越觉得越觉得心疼,砸掉了一只鼎耳后,大家没再砸下去,决心要把大鼎好好保护起来,最终古董商和日本人都没得到这个宝物。 司母戊大方鼎因为收入了初中历史教科书,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。虽然现在教材里已经改称后母戊鼎,可是更多人还是习惯称其为司母戊。 这个鼎初始被定名时,专家释读其上铭文为‘司母戊’,然而随着更多同时期青铜器被发现,目前专家多认为应当释读为‘后母戊’,因为商代的字体较自由,可以正写也可反写。所以‘司’和‘后’字形一样,而意思上此处更接近‘商王之后。 在这国宝级别的鼎身后,大连这封信激励无数人“我好好照顾咱..,还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。当年,安阳小屯一带发现大量甲骨文以后,民国政府也曾经组织发掘过,随着日本侵略加剧,考古被迫停止。由于贫困,当时的村民会在田地里挖 宝 ,贱价卖给时常在这一带转悠的古董商。 1939 年 3 月,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吴希增在野地里探宝,探杆探到 13 米时,碰上了坚硬的东西,于是他和村民们连挖了三个晚上,抬上来一个铜锈斑斑的庞然大物,正是震惊后世的青铜器国宝司母戊鼎。 司母戊鼎重 832.84kg,高 133cm,口长 110cm,宽 78cm,足高 46cm,并且拥有两个世界之最,是全世界出土最大、最重的青铜礼器,名副其实的 镇国之宝 。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,终身禁止出国展览。 当时 西方中心论 甚嚣尘上,中国用出土的这件件巨宝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才是文明的中心。 后母戊大方鼎在商代就是国之重器,到了现在依旧是重量级国宝。公元 1948 年,后母戊鼎在世界上一经露面,就立刻引起了轰动。
.意大利文物精选:
- 国宝重器亮相国博 新中国成立710-11
- “归来——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10-21
- 华春莹:希望美国对中国敞开大门10-23
- 意大利返还796件文物线千年有汉代10-11
- 意大利返还中国796件文物亮相国博10-11
-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难以计数:但这11-17
- 上海举办宋庆龄文物文献特展 410-11
- 追索12年 意大利归还796件中国文物10-26
- 796件意大利返还文物艺术品回家在11-19
- 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在京开11-01